启东幼似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只是楊恭不提楊榮,楊榮的面子就不存在了嗎?

    楊榮大學士在的時候,深受陛下信重,甚至而今陛下在批閱奏折的時候,也長嘆楊榮尚在就好了。

    “這建寧府丟了也就丟了?!?br/>
    “倒是楊大學士一家罹難,恐怕陛下也不會放過我吧?!?br/>
    想想就知道,楊榮為朝廷操勞了一生,朝廷卻在楊榮死后,連他的家小都不能保全。

    這簡直是啪啪打朝廷的臉。

    而當時距離建寧府最近,卻沒有救援建寧府楊信,恐怕是吃不了兜著走了。

    楊信一想到這里,其他因素就不想了。這一戰非打不可了。

    故而楊信第二日一早,就渡過了東溪,向建寧城方面進軍。

    而葉留宗自然不會讓楊信得手。雙方在建寧城門南側,好一陣廝殺。

    楊信將他從京師帶來的五百馬隊,當做殺手锏,在外圍游曳,凡是賊軍聚集就好一陣沖殺,楊信更是身先士卒,沖殺在前。

    葉留宗眼睜睜主陣之中,眼睜睜的看著他以萬人大軍,卻奈何不了楊信兩千多人,特別是那五百馬隊。

    即便是勇悍如葉希八也不敢用步陣與楊信接戰。

    這一方面來說,是葉留宗所部訓練有很多不足,但是另一方面也說明了楊信所部的強悍。

    楊信所部騎兵,幾乎達到了虎賁騎的標準,也就是以百人將為小卒。

    雖然被近衛營吊打,可是近衛營是什么魔鬼,里面普通一個人就可以外放當百戶甚至千戶長的存在,而且大部分都是勛貴家中的佼佼者。

    其實百人將未必真比小卒厲害多少,畢竟人是有生理極限,在戰陣之中,一個人能殺多少人。

    而是這些人都可以充當下級軍官。

    他們對上面下達命令領悟非常快,甚至不用上面下令,他們都能自發的根據戰場形勢,調整自己的位置。

    這種情況下,楊信領兵沖殺,難免有如臂使指,心領神會之感。他甚至不用下令,該沖到那邊的人已經沖上去了。

    這種默契的配合,才是這一支騎兵最大的戰斗力。

    即便是放到草原之上,與同數量的瓦刺鐵騎對放,誰勝誰負,還不好說的,而今欺負之前,都沒有見過騎兵的葉留宗,還不手到擒來的事情。

    不過,葉留宗也不是吃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