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于謙的地界,天津衛歸直隸巡撫管轄。
他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沒有城墻的城市。
天津設府之后,朝廷將順天府東部很大一部分地區。轉到到了天津府。但是可惜,這一片地方雖然大,但多是鹽堿地,沼澤濕地。
還將三角淀輻射范圍全部劃給了天津。還有河間府靜海等數個縣劃為天津府。
天津府面積倒是不小,但大多都不是什么好地方。而且天津城本來是衛城。
于謙覺得天津衛城太過小了。南北城墻,乃是不過二百五十步而已,還是夯土城墻。怎么看也不是一個省城的規格。所以并沒有將直隸巡撫行轅放在天津衛城之中,而是放在天津衛城外面。
天津衛城乃是東西長,南北短。南邊距離衛河又近,于謙就巡撫行轅建立在天津城北邊,已經規劃好了城區。只是朝廷的錢糧,甚至直隸本地的錢糧都投入了治水之中,故而于謙僅僅是留出了城墻的位置。并沒有修建。
即便如此這么沒有城墻的天津城也有一副今非昔比的樣子。
先不說,直隸巡撫衙門,直隸知府衙門,以及一系列附屬的衙門,直隸布政司衙門,直隸按察司衙門,直隸都指揮司衙門。這算是地方上的。
還有天津海關衙門,并天津京倉。
海關衙門就不用說了,作為北方海運的終點,開海之后,給天津帶來了不少人口。至于京倉衙門,卻是朱祁鎮覺得大明北方存糧太少了。
在天津建立糧倉。
而正統八年之后,大明的財政體系,分為四個部分,一是內庫,也叫內承運庫,二是太倉銀庫。存放銀錢與銅錢的地方,三是京倉。就是糧倉,存放糧食。而天津這邊的這些倉廩,也歸戶部直轄。
畢竟好幾百萬石糧食,怎么會讓地方管。
第四,就是各種雜項庫。想消除下面上交的各種實物稅收,將朝廷賦稅要本色,也就是糧食,要么折色,也就是錢。但是有很多事情都是有現實情況的。比如布匹這東西,朝廷就有很大缺口,軍隊的軍裝,百官的官服。
所以除卻糧食,與錢之外的倉庫都是歸為雜項。
但是雜項的管理就比較復雜了,比如兵部有火藥庫,工部也有木柴庫,炭庫,等等。宮中還有各類珠寶的倉庫。至于各部的小金庫等等。
這些都不歸戶部管,戶部能管的僅僅是戶部自己的雜項庫而已。
就這些純官方的投入,就足以建起一座城市了。
朱祁鎮一來到天津衛,于謙自然出城三十里迎接。
朱祁鎮下馬接受于謙叩拜,單手扶起于謙說道:“先生清瘦了?!?br/>
于謙看起來精神很好,但是兩鬢卻有幾分霜雪之色了。
朱祁鎮心中難免有幾分慚愧。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