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幼似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第三百七十七章充實的一天

    感謝飛5225默念曾經的輝煌的月票支持,也謝謝大家每天的推薦票,老李拜謝~

    第二天,他們已經確定了今天游玩的路線,有幾個地方,他們是一定要去的,孝利想去的是加利福尼亞大道,而李慎行則想要去城市之光書店,最后是他們都想去唐人街和九曲花街。

    加利福尼亞大道和城市之光這兩個地方距離很近,而且離他們居住的酒店也不遠,很適合閑逛過去。

    剛出了酒店門口,就看到工作人員在推著鐺鐺車調轉方向,純人工操作,給人很古老的感覺。

    鐺鐺車肯定要體驗的,但是現在排隊的人太多了,所以李慎行和孝利還是決定先去逛逛再說。

    從酒店到加利福尼亞大道的路很美,兩邊的建筑都十分有特色,讓孝利第一次覺得自己終于來到了美國的城市,這里和洛杉磯的感覺完全不同,在這里你能看到這些有歷史味道的建筑。

    早餐他們沒在酒店吃就出來了,正好這里距離唐人街很近,用手機搜到一家距離我們很近的越南米粉,推薦指數四顆星,李慎行和孝利毫不猶豫沖了進去。

    店主是廣東人,店里墻上掛著的電視機正播放著港劇,也有港式菜肴可點。孝利要了一碗雞雜粉,李慎行則要了牛肉飯,再點了個醬爆茄子,簡簡單單卻吃的很爽。

    果然,沒在酒店里吃早飯是對的,一碗雞雜粉下肚,孝利整個人都開心起來了,不得不說在美帝的中餐館量都好大,孝利是根本吃不完她點的那一人份的雞雜粉,不過她看到旁邊桌的一個老外。直接要了一盆炒飯、一碗面和一個菜,直接嚇傻眼了。

    舊金山市中心的唐人街是西部最大的華人聚集區,這里居住了八萬余民華僑,在這里商店都用中文標示。珍珠奶茶、麻將棋牌、各類生活雜貨統統有賣。耳邊是粵語夾雜國語,完全都沒覺得自己在美國。

    雖然中華國的新年已經過去差不多一個月了,但是這里的過年氣氛還沒有散去,在唐人街里他們還看到有搭臺唱粵劇的,也有各種各種生活用品。這里逛著很多時候恍惚間覺得他們轉眼間就來到到了香港,街邊是燒臘店,雜貨鋪和層層霓虹,鄰里間大聲嘮著家常。

    這樣的場景,和他們去過的香港真的是沒有什么區別啊~

    城市之光書店就在唐人街附近的街角,于是吃過早餐的兩人,慢悠悠地晃蕩了過去。

    這家六十多年歷史的書店,保留著古樸的氣息,不為時光流走而改變它的姿態。城市之光書店于953年由larenceferlii開設,作為垮掉的一代的發源地的美國舊金山城市之光書店。代表著自由、平等、先鋒的生活理念,與城市之光書店的相遇,就好象與一種生活方式的相遇。

    美國曾經有許多聲名顯赫的書店,但是到今天仍然在堅持的不多。紐約曼哈頓有著7年歷史的高譚書店,美國西部代表伯克萊精神,歷經半個世紀風云起伏的科迪書店,都在最近兩年里逃脫不了被市場競爭淘汰的厄運,關門歇業。

    而城市之光書店,應該算得上是碩果僅存的名氣最大的書店,在舊金山灣區孤獨地發出文化之光。

    這里曾是艾倫金斯堡和杰克凱魯亞克的“家”、“垮掉的一代”的大本營、“反叛文化”的路標。如今它仍舊在互聯網和流行文化的夾縫中堅守。

    953年,費林蓋蒂決定在舊金山北海灘的一間花店舊址上開設美國第一家專門出售平裝書的書店,這對認為平裝書難登“大雅之堂”的當時美國社會來說,是一個頗為“震驚”的舉動。這個時候正好趕上美國前衛的興起。也就是敲打派的興起。

    當時有名的大詩人金斯堡赤身在這個書店附近的“六藝廊”首次向大眾發表一首叫做嚎叫的詩,費林蓋蒂便決意出版它。從此,城市之光書店就跟舊金山一樣,成為美國的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的一個標志,雖然這也給書店帶來過不少官司、麻煩。

    半個世紀以來,“城市之光”書店已經成為了先鋒的圣地。在這里你可以找到各種精彩卻冷門的絕版作品。盡管經過了數次搬遷和裝修,但是出于一種懷舊情結,今天的“城市之光”和50年前相比,格局幾乎沒有變化,書店并不追求寬敞的空間,而是盡量把更多的書籍提供給讀者,在鱗次櫛比的書架之間,僅能容納兩個人側身而過。

    如今,城市之光書店已經被舊金山政府宣布為第22號標志性建筑物,很多游客都會專門跑到這里來看看,他們都會慕名從書店買走一本凱魯亞克的在路上。

    從城市之光書店里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兩個小時之后的事情了,在書店旁邊的咖啡館喝了一些東西后,李慎行和孝利就往九曲花街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