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清遠的出手,一時間蘭溪岸上佛光照耀,空氣中彌漫著若有若無的佛陀誦經聲,朝著小船逼去。
清遠好似大慈大悲的佛陀一般渾身散發佛光,要將這艘蘭溪上的小船度化。
眼瞅著這就要吞沒小船。
“哈哈哈哈,大慈恩寺的和尚就有這點本事么?!只會逞口舌之力,顛倒是非?!”
船艙內徑直傳出聲音,這一次不再是由書童來傳話,而是船中坐著的人直接開口。
蘭溪對岸的小酒樓三樓,楊和暗自點了點頭:“這聲氣,看來這孩子也是有所進步啊。”
船艙里坐得不是別人,正是楊和的弟子高意恒高懷興,只不過即便是開口說了話,也是依舊沒有走出船艙露面。
高意恒這一開口,直接就擋住了清遠的佛光侵蝕。
“想來是法師在大慈恩寺內呆久了,不諳世事吧!還真是佛陀不聞人間事??!”
高意恒直接就懟了回去,語氣中充滿嘲諷。
清遠也不生氣,面帶微笑:“貧僧不敢,貧僧修行年歲尚短,既比不得佛陀,也不懂世間人情世故,還請施主請教?!?br/>
這話再一次將議題回撥,一方面說自己修為不夠,將自己擺在了弱勢一方,同樣也是比喻自己不懂人情世故與勾心斗角,只是想為天下百姓著想的本意,再一次表面立場。
“果然,老師說的對,這群和尚就是一個比一個不要臉!”高意恒咬了咬牙,眼中閃過一絲怒意:“既然對方都不要臉了,也別怪我不留情面了!”
“在下也不知道法師是真的不懂還是假的不懂,但看來今天在下不得不和法師辯一辯!”
清遠一聽,臉色不變,心中卻是高興,不怕魚兒太大,就怕魚兒不咬鉤!
身后其他心性修為還不到家的沙彌早就已經嘴角微翹了:“哼,膽敢與清遠師兄論道,真是不知好歹!”
這清遠本身就是讀書人出身,雖然說是家里給捐的一個監生,但是起碼也是讀過點書,通曉一些經意的。
像清遠還是姚浪的時候,流連花坊的時候可么少和那群“道友”摸奸?;?,自是口齒伶俐。
阪依佛門之后,辯論能力更是更上一層樓,有啥辯論說不過的,搬出佛祖就好。
一開口大慈大悲,二開口天下蒼生,三開口功德無量。
這還沒四開口呢,對方基本上就已經啞口無言了。
“且就當法師不知道好了!”高意恒開口盡是嘲諷,即便沒有露面,岸上的人也都能想象得到他臉上的不屑。
“法師說,至今天下間尚有食不果腹之人,糧食珍貴,不應該用于無用之事對吧?”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