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厲枔看來,演員這個職業,無論是從工作壓力,還是從工作強度上來看,都是很大的。
偶爾,他也需要排解,比如閑來無事翻翻,看看電影,又比如——
偶爾吃點甜的。
即使在成名后也一樣。
一直以來他都沒有一般明星對身材和外貌方面的焦慮,相反的,他還很反對販賣這樣的焦慮。
當初那部讓他在國際影展第一次嶄露頭角的小眾文藝片,講的就是一個胖子的故事。
片中男主是個遺傳了家族肥胖史的小胖子,至小就活在歧視和嘲笑聲中,長成了個自卑的大胖子;大學畢業后的他先后經歷求職受挫、告白失敗,進而患上抑郁癥,暴食催吐,最終孤孤單單地死在了病床上。
當時為了更加接近片中男主的形象,厲枔在開拍前的短短兩個月內,從標準身材增重到將近兩百斤,又隨著影片的拍攝和劇情的展開需要迅速減重。
幾個月后,當影片接近尾聲,拍到主人公形容枯槁,獨自地躺在醫院的病床上,絕望地拔掉輸液管那場戲——
厲枔一米八七的人已經從兩百斤減到一百零幾斤,活生生減掉半個自己,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
當時他幾次在片場暈倒,連導演都心疼地勸他算了,反正病床上的戲蓋著被子,臉上的憔悴可以通過化妝來彌補;但他卻堅持要表現最真實的一面,戲份殺青那天就直接進了醫院。
這部旨在關愛抑郁癥等少數弱勢群體,反對片面審美,反對販賣身材和容貌焦慮的片子,在國際影展上首次點映就收獲超高口碑。
而厲枔作為男主的敬業程度和演技也得到了一致好評,開始在電影圈嶄露頭角。
他不是沒有身材管理,只是他一直覺得,所有的管理都只需要為戲里的角色服務,而不是取悅他人。
作為演員,他已經足夠敬業,所以忘了原主國際一線超模的身份,忘了嚴苛的身材管理也是原主敬業的一部分——
原主從來不會碰甜食和一切高熱量的食物。
人的口味隨時有些變化也不算稀奇,小助理也明顯很有分寸,沒有刨根問底。
但這件事還是讓厲枔一陣后怕。
他不知道原主身上還有多少可能會被他忽略掉的小習慣,也不知道身邊的人會如何看待他的變化。
歸根到底,與其說是擔心別人不接受自己的變化,不如說是他自己還沒有打從心底里完全認同這種變化——
他不知道原主還會不會回來,而到時候他是不是要被送回原來的世界。
不過好在之前十年在演藝圈摸爬滾打,不止磨煉了他的演技,也給了他一個積極良好的心態。
既然他那么喜歡演戲,可未來又有那么多不確定性,就更應該好好把握眼前的機會,順便再好好敲打敲打滿肚子壞水的邊向文,就算是替原主報仇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