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石得意的笑了笑:“這里有六個人,景中,你看看他們身上的刀傷,按照他們死亡的順序,反別找出他們身上對應的刀傷,看看刀口起始的穴位都是什么?”
婁景中聞言立刻跑到樓梯口處,開始翻動第一具尸體,這具尸體身上的傷口不多,只有咽喉和背部各有一刀,咽喉的一刀是橫切,背后的一刀是豎劈,第一刀應該是咽喉處,這一刀幾乎將此人的脖子切斷了一半,刀由天突穴切入,斜斜向后,切斷了喉骨和右側的大動脈。↖
動脈噴射出來的鮮血在左側的走廊墻壁上畫了一個彎曲的弧線,這說明他的身體在旋轉,可能是被刀的力量帶動,當他的身體旋轉了一百八十度之后,那柄要命的刀又豎劈而下,直接將他的頸椎到腰椎劈成兩半,這一刀很慘烈,可用力很有分寸,剛好將脊椎劈開,卻沒有絲毫過界,因此后背的血不多。
婁景中放下這具尸體,按照方石的說法,這第一刀的入刀點正是天突穴,至于第二刀就不必理會了。
第二具尸體俯臥在地,婁景中反過來看了看,這人中了三刀,一刀在正面,是腹部中刀,想了想剛才第一個被殺的人,那殺人者走到這里時刀正好在下三路,所以順勢從下方起手,刀子從右下向左上撩起,傷口也符合這個猜測。
后面兩刀都在背后,關鍵是哪一刀才是第二刀,這兩刀一刀在肩頸部位,一刀在后腰。聯系第一刀的走勢。婁景中很快就得出了結論。第二刀一定是肩頸部位那一刀,因為第一刀會讓刀式揚起,然后再順手斜劈,第三刀則是一個轉折,目的是要將這人的身體推離自己,撲向正在迎向他的第三個護衛。
然后這人被自己的同伴推開,撞到了墻壁上,再次轉向撲倒在地。因此在墻壁齊腰的位置上有一些血跡,他的尸體也靠近墻壁。
婁景中細細的看了第二刀的入刀位置,這個位置穴位密集,婁景中小心的分辨了之后確定,入刀的位置應該是附分穴,這一刀從附分穴斜斜的向著肝俞穴切下,切斷了此人的脊椎,這一刀已經致命了。
婁景中沒有再去管第三刀,而是起身向前走了幾步,蹲在第三具尸體邊上。這人中了四刀,婁景中覺得很有趣。第一個人中了兩刀,第二人中了三刀,第三人中了四刀,難道真的如方石所說,這個殺人者在利用死人傳遞信息?
可是,這么有規律的手法豈不是太明顯了一些?心中有疑惑,婁景中自然也不隱瞞,直接就詢問了出來。
“方石,你不覺得這種手法有些太明顯了么?如果此人真的是被脅迫的,那脅迫他的人豈會不防備著他?!?br/>
徐立權聞言也點頭贊同,方石淡淡的一笑道:“你說的是他殺第一人用了兩刀,第二人用了三刀,然后主次遞增是吧?”
婁景中點頭。
方石扭頭看了看長長的走廊道:“你太想當然了,你可以設身處地的想想當時的情況,他的對手并不是普通人,而是戰力強悍的護教騎士,剛開始,他占著突襲的便宜,所以殺了對手一個措手不及,接下來,對手已經有了準備,自然擊殺難度越來越大,而且,這幾個護衛的配置顯然也是越靠近內側的越強?!?br/>
婁景中恍然:“因此越是向里抵抗越頑強,戰法越謹慎,他也就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擊殺對手?”
“不錯,這點從后面兩個死者身上存在不致命的傷口就能確認,但是這人依舊強悍,最后一個死者身上的傷口不超過六刀,說明他仍然牢牢的把握住了戰斗的主動權。”
婁景中想了想,頭皮微微有些發麻,默默的點了點頭不再說什么,埋頭繼續檢查死者的傷口,越到后面,他要判斷出每一個刀傷的先后順序就越難,他必須仔細的思索當時情況,判斷他是如何揮刀,死者又是如何反應。
特別是最后一個死者,第一刀竟然是傷在背后,如果不是方石提醒,婁景中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
最后六個入刀穴位終于都給找了出來,分別是天突、附分、關元、魂門、神庭、神道。
婁景中略微一想,就興奮的說道:“我明白了,是天關門和附魂門,這兩個門派都是香江的邪道詭門,門派不大,以往也不引人矚目,想不到原來是深藏不露??!”
徐立權也是一臉恍然,不過,后面的神道神庭呢?
“那最后兩個穴位是什么意思?”
婁景中琢磨了一下不是很肯定的說道:“神道應該指的是倭人的神道教,神庭嘛...或許指的是歐洲教廷,因為這人可能不認識那些倭人和愿力術士的來歷,所以只能大致的推測他們的來歷了?!?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