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感技術獲得關鍵性的突破之后,等于是打開了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而思感技術的核心則走向兩個方向,一個是更靈敏更微型化的思感發射裝置,另一個則是反饋裝置。
相對于后者,思感設備的微型化之路雖然艱難,但是卻已經遙遙的看到了方向,所以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向著目標前進,在理論層面上是沒有難度的,難的是在實現層面。
對于這種缺乏挑戰的研究項目,蘇為民一向是不感興趣的,所以,當他看清楚這一個事實之后,立刻就轉向了別的方向。
邢雨桐一開始努力研究的是軟件方面,不過,很快邢雨桐就發現,軟件涉及的算法和新的網絡傳送協議的本質,其實是虛擬現實技術的定位問題,也就是高度問題。
簡單的說,如果使用一個頭戴式思感設備,然后純粹用視覺和聽覺來進行虛擬現實操作,這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情,就跟在現實中遙控模型飛機一樣,沒有任何難度,甚至更容易,因為可以再程序里設置更多的動作包,簡化操作,甚至自動的限制無理操作。
在現實中沒法操控遙控飛機的人很多,但是在虛擬世界里不會操控遙控飛機的可以說沒有,因此,邢雨桐的研究目標根本就不是這個,而是程序的↖反向反饋。
如果虛擬現實僅僅是單純的以思感操縱的形式實現,那么這個虛擬現實未免太簡陋了,與真正的現實相比。絕不僅僅是缺少了嗅覺、味覺、觸覺這么簡單。哪怕只缺少一個。虛擬現實始終是虛擬,完全沒有真實感。
邢雨桐發現,想要獲得盡可能高的真實感,就必須將虛擬世界的反饋準確的傳遞給使用者,這種反饋并不是3d影院中那會晃動的座椅,能噴水的電泵,以及能散發香味的鼓風機所能實現的,更何況。這種實現方式,使用虛擬現實的用戶必須用一個巨大的設備才行。
如果僅僅是用這種變通的方法來創造虛擬世界,邢雨桐需要設計的就是傳遞這些感覺和互動的算法和數據模型,這并不是很困難。但是,邢雨桐顯然不愿意接受這種折衷的方式,她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她還是個術士,她所站的高度也很高,她認為既然思感設備能將人的思想傳遞出來,那么也應該能將反饋傳遞進去。就像如意幻神陣一樣。
所以從一開始,邢雨桐的目標就是將如意幻神陣與思感技術結合起來。因此,她要設計的虛擬現實系統和網絡,是跟現有的網絡技術完全不同的東西,核心技術實景傳遞和轉換且不說,光是網絡交換本身所需要傳遞的數據量大得驚人,對速率的要求也高的驚人,而且,還要求傳輸過程是對等的,這種數據傳遞,至少現在的技術和標準都是沒法實現的。
盡管困難重重,但邢雨桐仍然很執著的要設計出自己心目中的虛擬現實網絡,這里面涉及的東西很多,包括全新的算法和標準,包括逆向思感設備、高速傳輸系統,傳輸系統又涉及到數據處理、傳輸等等硬件設備,這個設想絕對是一個龐大的工程,而且難度系數高達9,也正是因為難度高,蘇為民才像是撲火的飛蛾一樣一頭扎了進來,他們兩個瘋子沒日沒夜的沉浸其中,開始了艱苦的研究過程。
蘇為民和邢雨桐選擇的第一個方向,就是思維傳感器的逆向反饋設備。
制造逆向反饋設備的難度非常高,這個難度不在于硬件,不過,他們手里有一個非常好的開端和樣板,這就是如意幻神陣,雖然他們并不完全理解如意幻神陣的細節原理,也不能制作如意幻神陣,但是,他們手里有方石提供的如意幻神陣的框架性原理,這就足夠了。
事實上,蘇為民認為自己不需要去制造一個可以根據網絡數據向人的大腦內灌輸注入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的神奇裝置,那種東西實在是太難了,比實現邢雨桐的那個高速大帶寬數據傳輸網絡更加不現實。
想要實現虛擬現實的全景反饋,使用者自己的想象力才是關鍵,正如術士所施展的幻術,其實也沒有傳遞那么多的東西給受術者,術士只是傳遞了一個虛假的關鍵字,比如,傳遞你看到了一棵樹的信息之后,那么剩下的樹長多高,是什么樹,葉子如何等等都是受術者自己幻想出來的。
因此,蘇為民要做的就是將這些關鍵字,通過一個電磁法器準確而有效的傳遞給使用者。
這個準確而有效說起來簡單,其實是相當困難的,關鍵字以什么順序,什么節奏傳遞?關鍵字的實景還原和提取過程和算法如何?最后還需要根據使用者的思維進行互動,這里面的困難程度絕對是相當驚人的。
方石早就知道他們的研究方向,事實上,這個研究計劃邢雨桐自然會向方石匯報申請,方石也是支持這個方向的,也正是因為方石知情,他也知道蘇為民和邢雨桐想要取得突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當方石看到屏幕上那簡陋的畫面時,心里還是非常震驚的。
這兩人的才情絕對能讓絕大多數人羨慕嫉妒,方石不由得看了一眼袁院士,這老頭笑得很是開心,畢竟創造這個奇跡的兩個年輕人,可都是他的學生。
“怎么樣?是不是很驚艷?”
袁院士得意洋洋的問道,蘇為民臉上的神情也很是得意,邢雨桐則有些揣揣,同時也滿是期待,像是一個等待著長輩評價自己作品的孩子一樣,當然,她確實還是個孩子。
“不錯,的確很驚艷,我是在想不到你們這么短的時間就能做到這一步,特別是這個實景還原和提取過程,絕對是讓人眼前一亮,不,大吃一驚?!?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