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你來了!”
劉獒驚喜的說著,拉著司馬懿的手,來到了諸葛亮的面前,說道:“這位乃是河內司馬懿,字仲達,阿父特意派來的,也是個聰慧之人?!?br/>
“聰慧?”
“莫非閣下便是那上奏曹操,故而聲名遠揚,百官謾罵的司馬懿?”諸葛亮笑著問道。
司馬懿臉色一凝,卻又笑著,說道:“不才正是,不知這位是?”
“不才諸葛亮,字孔明。”
“從未聽聞?!?br/>
“二位,二位,師君這便要授課了...”劉獒連忙開口,兩人這才沒有繼續爭執,不過,兩個人互相看去,眼里都有些敵意,劉獒拉著他們,一同來到了書房,叩了門,袁術便讓他們進來,三人一同拜見之后,坐在了下方,司馬懿又單獨拜見告知了自己的身份。
不過,袁術并不在意,僅是點了點頭,便開始授課。
“二十有九年春,新延廄。”
“............”
“三十有一年春,筑臺與郡?!?br/>
袁術將一大段說完,看向了司馬懿,問道:“此文之意何也?”
“袁公,三筑臺,一則臨民之水,二則太遠,三責臨國,公羊春秋之述,實以勸君之所為,做事三思,不可魯莽為之,當以仁政愛民,不可害民,事之過急,定然有害!”
“非也,仲達只是看到了微言,卻未曾領悟大義,公羊之論述,名為敘說,實則諷譏,災年不斷,三筑臺,不是妨礙百姓用水,便是距離遙遠,或者臨近祭司之地,非但沒有起到作用,反而對百姓大害,這是諷刺勞民傷財之舉?。 ?br/>
“孔明所言差矣,實則諷譏,而其大義,不是仁政麼?”
“公羊大義,乃尊王攘夷,仁之大道,禮之大道,善之大道,而春秋之法度重創,唯公羊以筆錄為諷譏,仁義之道,先在于不害民,而不是有作為,無作為而不害民,當如是?!?br/>
“孔明所言差矣!!”
兩人情緒激動,面向而坐,這么一談論,便完全停不下來,各執己見,從公羊的各個篇章來攻伐。
袁術與劉獒,張大了嘴巴,看著他們這激烈的辯論,劉獒反應過來,連忙拿上筆墨,便開始飛速的記載起來,而一旁的袁術,也是茫然的看著他們爭辯,甚至都忘了去勸解或者叱責。
“袁公,您來評評,他與我,何人說的對?”諸葛亮怒氣沖沖的問道。。
袁術思索了許久,從腰間緩緩拔出了長劍,放在了案牘上,他說道:“接下來,爾等閉嘴,我來授課,若是再敢言語一聲..”
兩人一個激靈,朝著袁術拱手大拜,便又安靜的坐了下來,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來,袁術這才開始慢慢的講述起來,當他講解道仁義仁政的時候,司馬懿有些得意的看了看諸葛亮,隨后袁術又提起其中的諷譏之事,諸葛亮也不屑的看了看他。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