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王符在尚書臺,小胖子只能親自批閱這些奏折,建寧年間的奏折,僅僅是一年的奏折奏告,便已經超過了孝桓皇帝十年的量,全因為小胖子登基之后,大刀闊斧,進行了多次的改革與新政,使得各地官吏的工作量也是不斷的增加。
孝桓皇帝時期,奏折都是黨人與閹人的互撕,互相彈劾與抨擊。
可是如今,全然是民生大事,小胖子也不敢有半點懈怠,每每操勞至于深夜,可是小胖子卻樂此不疲,僅僅是因為在這些奏折之中,還有很多的喜報,比如盧植與陽球上奏,兩州又增添了多少戶口,又建設了什么城市,產糧又提升了多少之類。
其他各地也是如此,光看奏折,就能輕易的發現,小胖子數年來施行的鼓勵生育政策,與今年受到了最大的效益,無數新生孩童與大漢境內誕生,而得到了相應的保障,使得嬰兒的存活率也是大大上升,人口是考察官員政績最好的一個內容,地方官吏都會隨時記錄下這些嬰兒,制成名冊。
小胖子看著奏折,似乎便能聽到那些新生嬰兒的笑聲,心里萬分愉悅,至于那不斷增長的糧產,小胖子也已經有些習慣,正在批閱著,忽有人走了進來,宋典正要開口,那人卻搖了搖頭,宋典低下頭,來人正是宋皇后,她懷里抱著小皇子,看著跪坐在案牘前,正在奮筆疾書的天子,悄悄靠近。
小胖子正在寫奏折,忽有一支手拽住了他的頭發,用力拽了拽,小胖子一愣,往后一抓,便將小小胖子拽到了自己的面前,小小胖子依舊抓著他的頭發,被小胖子兇神惡煞的盯著,也不害怕,撲閃著眼睛,咯咯笑著,小胖子抬起頭看了看,宋皇后就在他的身后,溫柔的看著他。
小胖子舉起手中的小家伙,佯怒,罵道:“你這豎子,欺負到朕頭上來啦!”
“阿父...抱!”
“阿父...”
小家伙叫著,劉宏大吃一驚,轉頭看著宋氏,問道:“他何時開口的??”,宋氏笑著,說道:“從昨日起,便開口念阿父...”,小胖子大笑起來,抱著劉辯起了身,看了看奏折,說道:“公達,你將這些收起來,朕明日再行翻看!”
荀攸點了點頭,小胖子抱著劉辯便回了寢宮,一路上,一直逗弄小家伙,心里也是極其愉悅,回到了寢宮,小家伙便有些犯困了,連打哈欠,小胖子看了看他,低聲朝著宋皇后問道:“這么晚了,不帶他休歇,為何來朕這里....”
“這些日子,陛下也是格外操勞,阿郎許久沒有見到陛下,也是想念,便帶他前來看看陛下....”
“哈哈哈,是他想念,還是你想念?。俊?br/>
小胖子笑著問道,宋皇后臉色羞紅,低著頭,沒有回答,劉宏將小家伙遞給了宮女,令宮女帶他去休歇,便坐在了床榻上,宋皇后也坐在了他的身后,伸出手,輕按著他的額頭,小胖子閉著眼,愜意的倚靠著,問道:“這些日子,阿母心情如何?”
“有阿郎陪伴在她身邊,太后心情大好,飯量也好了很多....”
“唉,那就好啊,那就好...朕這心里,總是覺得愧對了阿母...朕幼年失父,是阿母將朕帶大,可是如今,阿母卻也不怎么理會朕了,朕知道,她心里還是對朕有怒意....”
“陛下是太后之生子,太后又怎么會對陛下生氣呢?陛下不必多想...”宋皇后說著,小胖子緩緩睜開眼睛,卻沒有再言語,宋皇后又低聲說道:“陛下,臣妾家中,阿父僅見了阿郎一面,阿母更是從未謀面,不知陛下可能允許臣妾家中近親來看看阿郎?”
小胖子笑了笑,說道:“國丈深明大義,處事勤懇,甚得朕心,豈有不應允的道理?讓他們明日入宮罷,你再設個家宴,把阿母也叫上,哦,對了,董承也叫過來罷...朕處理完國事,便會過去,可要給朕留個位置啊!”,宋皇后笑著點點頭。
“陛下...其實...”宋皇后張開嘴,想要說些什么,卻遲疑著,小胖子皺了皺眉頭,問道:“還有什么事,說罷?!?br/>
宋皇后猶豫了片刻,方才說道:“陛下,臣妾從太醫令那里聽聞,暴飲暴食,絕非善事,極易患病,陛下..臣妾很是擔憂陛下的安康,陛下日夜操勞,常常至于深夜,還望陛下,能夠保重身體啊?!?,小胖子一聽,勃然大怒,冷冷看著宋氏,問道:“你是跟王賊一般,覺得朕太肥胖了?”
“臣妾絕非此意,臣妾只是擔憂陛下的身體....”宋皇后連忙解釋道。
小胖子起了身,皺著眉頭,看了宋氏許久,方才平息了怒火,他無奈的說道:“算了,莫要哭泣了,哭哭啼啼的,如何母儀天下?朕日后會少吃些的!”。
小胖子摸了摸自己圓滾滾的腹部,莫非,朕真的有點**********************日,董卓與于夫羅從幽州趕到了雒陽,與他一同前來的還有邢子昂,董卓率領上百匈奴騎兵,倒也是威風赫赫,令人矚目,一旁的于夫羅,與所率領的匈奴騎士,都是好奇的東張西望,無論是那連成一片片的金黃色農田,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