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海幼年出家,他天資聰穎,不但精研禪宗義理,而且在圍棋上表現出驚人的天資,后來拜入棋壇強豪仙也門下,棋藝一日千里,二十歲時已成日本第一棋手。
公元1578年,二十歲的日海受以天下布武之雄心而聞名的大名織田信長之邀,與他下了一局讓五子的讓子棋。即使相讓五子,日海仍然一戰而勝,信長嘆服于日海的棋藝,敬稱他為“名人”。
自此之后,“名人”成為了日本棋界第一人的稱號,這也是如今日本棋壇七大頭銜戰中與“本因坊戰”齊名的“名人戰”的由來。
織田信長在四年之后遭到心腹家臣明智光秀的背叛,死于本能寺之變中。這是日本史上最著名也是最多謎團的政變。傳說當日信長在行軍途中邀請日海與另一位圍棋高手鹿鹽利玄于本能寺對弈,兩人下出了極其罕見的三劫循環,劫爭不斷,難分勝負,最后只能以和局作結。
是夜,在本能寺的熊熊烈火之中,織田信長這位自號“第六天魔王”的戰國英杰飲恨而終,一統日本的宏圖霸業也半途夭折。三劫循環因此染上了最兇最險的不祥之名。
信長死后,他的部將豐臣秀吉完成了一統日本的大業,自號太閣,獨攬政權。秀吉也是愛棋之人,他對日海敬重有加,不但拜日海為師學習棋藝,還令他受朝廷俸祿,統領全國棋士。真正的職業圍棋自此開始萌芽。
豐臣秀吉病逝之后,德川家康一舉奪取政權,建立了日后統治日本二百六十余年的德川幕府。德川家康也好圍棋,在他主政日本之后,給予了棋手更多的優待,制定了棋士俸祿授予、棋力認定等制度,并創立象征圍棋第一人的“名人碁所”這一官職。
同時,日海改名本因坊算砂,建立了日本棋界第一世家本因坊家,與安井家、井上家、林家并稱為四大圍棋世家。這四大世家其實是四大圍棋門派,每年由四家中最強的棋手在將軍或者天皇面前進行御城棋戰,賭上一家一派之興衰,血戰于棋盤之上,爭奪“名人碁所”的歸屬。這樣的御城棋,或稱天覽棋,不再只是游戲而已,而是被認為猶如武士決斗般莊嚴且光榮。
棋士們受到朝廷供養得以心無旁騖地鉆研圍棋,而為了爭奪“名人碁所”這一棋壇的武林盟主之位,各家各派的棋手們更是發奮鉆研,向著棋道的更高境界不斷沖擊。職業圍棋由此誕生。
本因坊算砂棋藝高超,更兼長袖善舞,游走于日本戰國時代三大英杰身旁,一力促成了職業圍棋的誕生,除此之外,他還廢除了座子制,使得下棋之前不必先在星位上放置兩黑兩白四個座子,而是可以在棋盤三百六十一個點上任意落子,圍棋的天地由此一闊。算砂當之無愧地成就了圍棋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變革。
算砂之后,本因坊家始終雄踞棋壇巔峰,先后涌現出道策、丈和、秀和、秀策、秀榮等天才人物,不斷推動圍棋的發展。其中尤以號稱歷代最強的本因坊秀策最為光芒萬丈,他于御城棋戰中一生不敗,成就當之無愧的棋圣之名,而他三十多歲英年早逝的悲劇更令無數棋手至今仍然扼腕嘆息。日本著名圍棋漫畫《棋魂》中的佐為就是以秀策為原型,這亦是后人對于這位天才的哀思所寄。
明治維新之后,德川幕府淹沒于歷史的塵埃之中,御城棋戰由此終止,對于職業棋手的供奉也不再繼續。在那之后,圍棋界進入了新聞棋戰的時代。
現在社會,大眾的注意力都被少數政客、商人和藝人所占據,觸目所及盡是所謂的流量明星。而在那個年代,棋手們才是當之無愧的頂級流量。新聞報社揮擲巨資促成新聞棋戰,然后在報紙上連載棋戰棋譜、觀棋記錄、棋手逸聞……以此來大大提振銷量。圍棋的第二次重大變革亦在那個時代中逐漸孕育。
圍棋起源于中國,中興于日本,或許冥冥之中真有某種宿命的意味,到了二十世紀初,兩位分別來自中日兩國的年輕棋手以銳意求變的豪邁姿態馳騁于棋壇之上,共同掀起了第二次變革的狂潮。
這兩位年輕棋手,一位是日后打遍天下無敵手,號稱“讓天下一先”的昭和棋圣吳清源。另一位則是如今日本棋壇第一大門派木谷道場的創始人,門下培養出最多九段的日本圍棋大宗師木谷實。
吳清源和木谷實共同創造了新的布局方式,大大沖擊了本因坊一門的舊布局。末代本因坊秀哉名人生前最后兩局棋分別與吳清源和木谷實一戰,一勝一敗,也宣告了本因坊一門的終結。
此后在每日新聞社的積極活動下,秀哉名人將本因坊之名交給了日本棋院,由他們組建本因坊戰,每年由棋戰的勝者持有這個象征其圍棋巔峰的頭銜。
孫蘇合輕輕敲擊著簡報紙面,超本因坊戰,根據簡報中所說是日本棋院牽頭,與中國棋院和韓國棋院共同主辦的國際圍棋比賽。優勝者不但可以獲得日本圍棋史上至高無上的“本因坊”頭銜,而且還可以獨攬高達一億日元的獎金。這場棋賽的開棋儀式就在京都御所之中舉行,如今已經順利結束,接下來將會仿效當年“天覽棋”的舊例,移師德川家康所建的京都二條城中,擇日再戰。
孫蘇合之所以會格外注意到“超本因坊戰”這個關鍵詞,一是因為簡報中提到的開棋儀式的時間實在相當敏感,十一月十一日和十一月十二日,結合陰陽省有所動作的時間點,由不得人不多想。
二是作為日本政府中掌管天皇、皇室及皇宮事務的機構,宮內廳向來以低調隱秘作為行事準則,這一次居然肯借出京都御所中的場地作為超本因坊戰的對局地點,可說出乎許多人的意料。
“超本因坊戰,超本因坊戰……”,孫蘇合蹙眉凝思,他隱約覺得有點印象,似乎是在哪里的新聞上瞟到過一眼,不過當時沒怎么留心,后來也沒再看到過。
是被刻意低調化處理了嗎?難道其中真有什么貓膩?還是說我過分敏感了,因為圍棋的新聞在這個時代從來不是什么熱門,要不是人工智能
孫蘇合細細推敲,覺得還是有必要跟進一下,很簡單,只需派“竹林”那邊在國內調查一下參加過開棋儀式的中國棋手,是否真有貓膩便一目了然。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